本文摘要:时隔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展现出活力后,环渤海经济圈沦为中国经济的第三个突起地带。
时隔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展现出活力后,环渤海经济圈沦为中国经济的第三个突起地带。环渤海经济区,从狭义上来说,是所指沿环渤海海岸及部分黄海海岸产于的、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中心的,牵涉到河北、辽宁和山东,由15个城市所下辖地区构成的经济区域。而广义的环渤海地区还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及河北、辽宁和山东三个省。
一、经济发展获得的成就 (一)海港和空港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成这一区域逐步形成了相连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 2001年11月天津港首度沦为中国北方第一个亿吨大港后,大连港货物吞吐量也多达亿吨,秦皇岛港又沦为中国第一个亿吨煤炭输入港。2002年12月20日,青岛港吞吐量突破1.2亿吨,跃居至世界集装箱大港15强劲。环渤海地区正在经常出现一个集装箱集散中心,年吞吐量多达300万标箱。
与此同时,中国的四大集装箱码头,有三个正在这一地区集中力量改建。据不几乎统计资料,渤海湾地区专门从事集装箱运输的公司就有30多家。
环渤海地区沦为中国亿吨大港最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中国北方仅次于的集装箱海运中心。 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机场构建了中国民航横跨区域的机场首次牵头后,2001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构建了港口功能一体化。天津港保税区创建了中国首家空港国际物流区,目前这里已沦为中国北方仅次于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大入大出的绿色通道。天津港保税区内的国际商品展销中心,沦为中国北方仅次于的征税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在此地区投资仅次于的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副总裁称作,“基础设施繁盛、人力资源丰沛及工业设施能力强劲等优势,环渤海区域沦为外资注目的核心区域和转入中国北方市场的最便利的地下通道”。由于享有中国最密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跨国公司慢慢开始把环渤海地区作为整体投资区域。目前更加多的跨国公司在北京创建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辟在天津、山东等地。
(二)行政区划容许开始超越,经济区内构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渐渐构成 目前环渤海经济区内各省市行政区划的容许开始超越,各自为政现象渐渐避免,经济区内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业开始构成主导,产业群落慢慢构成。 北京有全国仅次于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于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茁壮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低、发展速度最慢的区域。2004年1至9月,天津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已完成工业生产总值1013.25亿元,同比快速增长40.24%,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左右,之后维持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构建产品销售收益993.98亿元,同比快速增长48.55%;构建利润总额89.22亿元,同比快速增长240.04%,居于全国第一。
统计数字指出,国内5部手机中有1部、4台录像机中有1部、3根电焊条中最少有1根均来自天津开发区,这里还是全国仅次于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而山东半岛也已沦为全国最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
环渤海区域同时是中国汽车工业比较发达和集中于的区域,京津辽鲁汽车产业各具特色,同时,坐落中国汽车综合性生产基地吉林,积极开展了涉及设施协作。2002年6月,中国仅次于的微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的天津汽车集团与一汽集团牵头,首创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规模仅次于的一次牵头重组,沦为造就环渤海区域汽车及设施产业发展牵头的动力。 (三)文化底蕴很深,人力资本充裕,日益不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 环渤海地区是全国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信息和对外恋情中心,人力资本累积能力强劲、人口和劳动者不受教育程度低,信息基础设施比较繁盛、数字化程度低,科学家和工程师密集、研究研发投放低、创新能力强劲,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具备显著优势。据北大中国区域研究中心研制的《中国地区新的经济指数》,环渤海地区在全国科学知识经济发展方面已正处于领先地位。
北京的科学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06倍,天津是2.83倍。环渤海经济圈享有200多所院校和40多万科研人员,占到了全国的1/4。
这一地区不仅挤满了全国第一流的科研、教学、规划等机构,而且是全国仅次于的科技信息和图书资料中心,这毫无疑问为发展科学知识密集型经济和技术密集型经济获取了实力雄厚的智力确保。 二、经济发展面对的艰难 时隔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陆续迸发活力之后,在环渤海地区蓄势待发的过程中,也面对着一系列的艰难。比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中小企业过于繁盛、体制改革迟缓、产业创意力弱、产业结构雷同、港口竞争无序、市场意识疏远等障碍,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 (一)传统资源相结合型工业仍占到主导,高新技术产业仍未发展壮大 根据3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区位商计算出来,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具备一定专业化优势(区位商小于5)的产品为15种,其中多为传统资源相结合型,如原盐、原油、“两碱”(纯碱和烧碱)、钢铁、玻璃等。虽然这些工业产品仍有市场需求,但产品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不低,不受资源约束强劲;有的产品生产工艺领先,并相当严重污染环境。
近些年,环渤海地区在增大对传统工业改建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和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但目前为止这些产业仍正处于幼小阶段。 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实力较为强劲的北京市,2003年高新技术产业构建工业增加值314.1亿元,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仅有为8.57%(2003年北京市的生产总值为3663.1亿元),而且今年1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上升6.9%。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科技投放严重不足和自律研发能力很弱是最重要因素。近几年北京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特别是在是误解、清华紫光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增大了科技经费投放力度,但科技投放的比较比重仍偏高。2002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开支占到销售收入的比重仅有为2.54%;R&D经费占到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2.27%,相比之下高于发达国家科技活动经费投放占到销售收入比重(世界500强劲企业一般为5%—10%)。
(二)国有经济比重仍相当大,体制创意上正处于领先地位 环渤海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不仅远高于东南沿海地区,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2002年统计资料,全国国有及国有有限公司工业企业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53%,而环渤海地区则为39.36%,最低的辽宁省约58.11%,相比之下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
环渤海地区国有及国有有限公司企业产值占到全国国有经济的比重为25.83%,低于该地区整个工业产值占到全国的比重(24.64%)。另据北京市近期统计资料,2003年北京市国有经济比重为53.85%,而国有及国有有限公司企业增加值占到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70.16%。在全社会相同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天津高达86.74%,北京和辽宁也都在40%以上。
由于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稍“轻”(重工业比重多达全国近6个百分点),因而从企业规模结构看,大型企业比重额低,中小企业比较较小。正是因为环渤海经济区内的国有经济比重最低,行政介入经济发展的力量较为强劲,市场力量要求资源配置还比较较强,中小企业没构成气候,导致在体制创意上,环渤海地区相比之下领先于珠三角和长三角。 (三)产品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比较较强 东南沿海5省市与环渤海地区5省市面积都是51万平方公里,而东南沿海的出口份额占到全国70%多,环渤海地区的份额仅有占到20%,仅有广东一省的出口额就是整个环渤海地区出口的将近2倍。 环渤海地区对外贸易依存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3年全国进出口依存度高达60.2%,环渤海地区平均值为46.7%,较低13.5个百分点;出口依存度与全国的差距还有所不断扩大,由1996年的2.49个百分点不断扩大到2003年的13.5个百分点。5省市间外贸依存度也有相当大差距,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依存度较小,河北和山东比较较小。 利用外资的情形与外贸互为类似于。
我国的外商必要投资(FDI)大部分集中于在东南沿海,环渤海地区的FDI占到全国的份额较小,近些年还有所上升。2003年为25.29%,较之1999年的20.04%,增长幅度并不大。
环渤海地区外资区位引力(外资区位商)平均值大于1,而且近些年也在上升,即由1996年的0.9443上升到2003年的0.8912。5省市中,天津和北京的外资引力较小,河北和辽宁较小;虽然从近几年的变动趋势看,北京的外资引力在大大强化,河北在波动中有所下降,而天津、辽宁和山东皆在波动中有所上升。出口竞争力和外资引力较强,对环渤海地区工业的更进一步发展毫无疑问是十分有利的因素。
(四)区内产业趋同化,缺少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 由于长年条块体制的拆分,环渤海地区在项目决定上呈现出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除了大部分省市都有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行业外,目前又在竞相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甚至都拒绝有自己的出海口。
尤为显著的是钢铁工业,各省市都自称为体系,但是设备陈旧,而且往往只推崇数量不推崇质量,产品无法符合社会多元化的必须。区域内各省市大多已构成自我循环的“都市经济圈”。区域牵头的意向少于实质性行动,争当“龙头”的偏向仍然不存在。
在要素合理流动特别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项目研发和区内横跨省市资产重组或联合重新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方面,进展并不大。各自与国际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甚至小于区内联系,在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上不存在着相互竞争这一客观现实。
本文来源:南宫NG28官网-www.gktechniek.com
我要加盟(留言后专人第一时间快速对接)
已有 1826 企业通过我们找到了合作项目